华略智库在深刻洞察国际形势、前沿趋势、政策导向基础上,围绕经济形势、产业发展、区域协同、科技创新、改革开放等热点重点领域,坚持独立思考,形成建设性观点,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作者:华略智库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陆辰佳
来源:华略创智(ID:uit_shanghai)
华小略说
春节假期本应该是阖家团圆、迎接新年的幸福时刻,可谁能想到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大家都“困”在了家里,对于习惯了热闹的中国人来说,这个年算得上是难熬了。但对于那些本就以“宅”自居的人群而言,不用出门一家家拜年真是“太舒服”了,今天我们就聚焦“宅文化”,在捋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之余,品一品其是否会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呢?
01
“宅文化”:起源日本,风靡全球
而学术界最早使用这一统称的,是日本著名漫画家、评论家中森明夫。1983年6月至次年1月,他在《漫画BURIKKO》杂志上连续刊载文章《宅的研究》,“宅”指代那些沉迷于某一种活动而整天呆在家里潜心研究的人,有时也专指狂热的动漫爱好者。
在韩国,“宅一族”不仅有很多青少年,还有很多成年人,而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。截止2019年,韩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94%,移动网速达到76.74mbps,双双排名全球第一,韩国的宅男宅女们则更倾向于在家玩电竞游戏。
02
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“宅文化”
03
健康社会学视角下的“宅文化”
1. “宅”生活会影响身心健康
04
结语
[1]个灯大数据洞察:“懒”和“宅”成这届年轻人标签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40750370267164145&wfr=spider&for=pc
[2] 马中红.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[J].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,18(03):6-15.